学术专栏
聊一聊血脂,一个大家族
 脂蛋白分为: 乳糜微粒(chylomicrons, CM)、极低密度脂蛋白(very-low-density lipoprotein, VLDL) 、中间密度脂蛋白(intermediate-density lipoprotein, IDL)、低密度脂蛋白(low-density lipoprotein, LDL)和高密度脂蛋白(high-densitylipoprotein,HDL)。此外, 还有一种脂蛋白称为脂蛋白(a)[lipoprotein( a), Lp(a)]。各类脂蛋白的物理特性、主要成分、来源和功能列于表1。

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、TG 和类脂(如磷脂)等的总称,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。
在人体内胆固醇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;TG 是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。血脂不溶于水,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(apolipoprotein, Apo)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,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。


人体中的血脂1.1 乳糜微粒(CM)CM 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,主要成分是TG,占近90%,其密度最低。
正常人空腹12 h 后采血时, 血清中无CM。
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CM 时,血液外观白色混浊。将血清试管放在4℃静置过夜, CM 会漂浮到血清上层凝聚, 状如奶油, 此为检查有无CM 存在的简便方法。
1.2 极低密度脂蛋白(VLDL)VLDL 由肝脏合成,其TG 含量约占55%,与CM 一起统称为富含TG 的脂蛋白。
在没有CM 存在的血清中, TG 浓度能反映VLDL 的多少。由于VLDL 分子比CM 小, 空腹12 h 的血清清亮透明。
当空腹血清TG 水平> 3.4 mmol/L(300 mg/dl)时,血清才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。
1.3 低密度脂蛋白(LDL)LDL 由VLDL 和IDL 转化而来(其中的TG 经酯酶水解后形成LDL),LDL 颗粒中含胆固醇约50%,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, 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。
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, 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清LDL-C 水平呈平行关系
由于LDL 颗粒小, 即使LDL-C 的浓度很高, 血清也不会混浊。LDL中的载脂蛋白95% 以上为Apo B100。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高低不同,可将LDL 分为不同的亚组分。
LDL 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,大多数LDL 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 受体进行分解代谢。
1.4 高密度脂蛋白(HDL)HDL 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。
HDL 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,其中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。
HDL 中的载脂蛋白以Apo A1 为主。HDL 是一类异质性脂蛋白,由于HDL 颗粒中所含脂质、载脂蛋白、酶和脂质转运蛋白的量和质各不相同,采用不同分离方法,可将HDL 分为不同亚组分。这些HDL 亚组分在形状、密度、颗粒大小、电荷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等方面均不相同。HDL 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(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)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,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。
1.5 脂蛋白(a)[Lp(a)]Lp(a)是利用免疫方法发现的一类特殊脂蛋白。Lp(a) 脂质成分类似于LDL, 但其载脂蛋白部分除含有一分子ApoB100 外,还含有一分子Apo( a)。有关Lp(a)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确切机制了解尚少。
1.6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非-HDL-C)非-HDL-C 是指除HDL 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总和,计算公式如下:
非-HDL-C=TC-HDL-C
非-HDL-C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, ASCVD)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调脂治疗的次要目标,适用于TG 水平在2.3~5.6 mmol/L(200~500 mg/dl)时, LDL-C 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的个体。国际上有血脂指南建议将非-HDL-C 列为ASCVD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。
实验室检测的血脂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为TC、TG、LDL-C 和HDL-C。其他血脂项目如Apo A1、Apo B 和Lp(a) 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。
2.1 总胆固醇(TC)TC 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。影响TC 水平的主要因素有:
  1. 年龄与性别:TC 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,但70 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,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,女性绝经后TC 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。
  2. 饮食习惯:长期高胆固醇、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TC 升高。
  3. 遗传因素: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,是引起TC 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。TC 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评估和预测价值不及LDL-C 精准。利用公式计算非-HDL-C 和VLDL-C 时,必需检测TC。

2.2 甘油三酯(TG)TG 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,与种族、年龄、性别以及生活习惯(如饮食、运动等)有关。
与TC 不同,TG水平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大,同一个体TG 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,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,TG 值可能有较大差异。
人群中血清TG 水平呈明显正偏态分布。TG 轻至中度升高常反映VLDL 及其残粒(颗粒更小的VLDL)增多,这些残粒脂蛋白由于颗粒变小,可能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。但多数研究提示,TG 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LDL 或HDL 的结构而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。调查资料表明,血清TG 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。当TG 重度升高时,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。
2.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胆固醇占LDL 比重的50% 左右, 故LDL-C 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 总量。
影响TC 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-C 水平。LDL-C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、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。LDL 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,在内皮下层滞留的LDL 被修饰成氧化型LDL(oxidizedlow-density lipoprotein,Ox-LDL),巨噬细胞吞噬Ox-LDL后形成泡沫细胞,后者不断增多、融合,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。
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虽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反应特征,但LDL 很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。一般情况下,LDL-C 与TC 相平行,但TC 水平也受HDL-C 水平影响,故最好采用LDL-C 作为ASCVD危险性的评估指标。
2.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HDL 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,即胆固醇逆转运,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,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。
因为HDL 中胆固醇含量比较稳定,故目前多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,间接了解血中HDL 水平。
HDL-C 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。严重营养不良者,伴随血清TC 明显降低,HDL-C 也低下。肥胖者HDL-C 也多偏低。
吸烟可使HDL-C 下降。糖尿病、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状态可伴有低HDL-C。
高TG 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-C。
而运动和少量饮酒会升高HDL-C。
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,血清HDL-C水平与ASCVD 发病危险呈负相关。
2.5 载脂蛋白A1(Apo A1)正常人群血清Apo A1 水平多在1.2~1.6 g/L范围内,女性略高于男性。HDL 颗粒的蛋白质成分即载脂蛋白约占50%,蛋白质中Apo A1约占65% ~75%,而其他脂蛋白中Apo A1 极少,所以血清Apo A1 可以反映HDL 水平,与HDL-C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,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
2.6 载脂蛋白B(Apo B)正常人群中血清Apo B 多在0.8~1.1 g/L 范围内。正常情况下,每一个LDL、IDL、VLDL 和Lp(a)颗粒中均含有1 分子Apo B,因LDL 颗粒占绝大多数,大约90%的Apo B 分布在LDL 中。
Apo B 有Apo B48 和 Apo B100 两种,前者主要存在于CM 中,后者主要存在于LDL 中。除特殊说明外,临床常规测定的Apo B 通常指的是Apo B100。血清Apo B 主要反映LDL 水平,与血清LDL-C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,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。
在少数情况下, 可出现高Apo B 血症而LDL-C 浓度正常的情况,提示血液中存在较多小而密的LDL(small dense low-density lipoprotein,sLDL)。
高TG 血症时(VLDL 高),sLDL(B 型LDL)增高。与大而轻LDL(A 型LDL)相比,sLDL 颗粒中Apo 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,故可出现LDL-C 虽然不高,但血清Apo B 增高的所谓“高Apo B血症”,它反映B 型LDL 增多。所以,Apo B 与LDL-C 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。
2.7 脂蛋白(a)[Lp(a)]血清Lp(a)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,基本不受性别、年龄、体重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。
正常人群中Lp(a)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,虽然个别人可高达1 000 mg/L 以上,但80%的正常人在200 mg/L 以下。
通常以300 mg/L 为切点,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,提示Lp(a)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,但尚缺乏临床研究证据。
此外,Lp(a)增高还可见于各种急性时相反应、肾病综合征、糖尿病肾病、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。在排除各种应激性升高的情况下,Lp(a)被认为是AS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。
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的表达单位按国家标准为mmol/L,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/dl, 其转换系数如下: TC、HDL-C、LDL-C:1mg/dl=0.0259 mmol/L;

TG:1 mg/dl=0.0113 mmol/L。文章来源:   附院检验科


2008-2021© Copyright - 海源医疗      湘ICP备16002631号  

公司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谷苑路229号海凭医疗产业园二期3栋9楼